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4的文章

午後 -- 另一個時光片段

by 張麟 木心「如歌的木屑」並不熾烈,並不喧囂,讀來疼痛隱隱: 我是 鋸子 上行 你是鋸子 下行 合把那樹鋸斷 兩邊都可 見年輪 一堆清香的屑 鋸斷了才知 愛情是棵樹 樹已很大了 亦就在讀著這些詩句的午後,巷弄寂靜那些片刻,在自己一口口吐著的煙霧蒸騰裡,那些煙霧竟似不是飄輕空氣粒子,而是一汪汪凝滯的半流體,身子恍敎稠黏膠質融融團團裹覆,如琥珀松脂裡的一只蠅蜂,如某種膠鞘孵育著的昆蟲,懸浮,款擺,四肢動作彷彿一拍拍次第緩了下來,奇怪的是打末梢傳回來那感覺一點兒不覺沉重,卻是種異樣的舒弛自如,彷彿每一個曲臂、抬腕、仰頸、伸腿,乃至吸一口菸,都不秏身上肌肉筋骨半分實力。 在那時光裡,一幀幀畫片便同走馬燈輪番在煙霧中轉悠︰過去、現在、未來–近些的幾日後的未來,或者數十年後的未來,指不定來或不來的未來!於是惘惘觀覽著面前一幅遞一幅自己的生活光景,幾乎連那當口的情緒心境,亦同時感知得著。 如許真實,卻又如許不真實! 原載於: http://blog.xuite.net/ariel41215791/wretch/115329242

天真而殘忍的邪惡:讀艾莉絲‧孟若的〈童戲〉

by Robin Lin 孟若這兩本短篇小說集我讀得很慢,一方面前陣子感冒昏昏沉沉,不太能聚精 會神閱讀,另一方面也是刻意放慢步調,讀完一篇就立刻翻回前面重讀,細細 品嚐許多意在言外的線索、輕描淡寫埋下的伏筆,也同時搜尋網路上多如牛毛 的書評報導。 她的文字含蓄節制,像是老朋友般絮絮叨叨對你傾訴,不時遊走岔出,穿插回 憶裡的細節光影,然而所有的細節最後都累積成可觸可感、真實的人生。 但這不代表她的故事平淡無味。事實上,若未曾親自閱讀,你也許想像不到這 個封面上看來笑容可掬的老太太,筆下的世界(往往發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某 個看似波瀾不興的小鎮)竟出現弒嬰、搶匪闖空門、背叛出軌等種種奇情小說 喜愛的題材。但孟若處理這些題材的方式並不張揚,甚至帶點古典的優雅。 像是《太多幸福》裡我很喜歡的〈童戲〉(後面有劇透,不喜勿讀)。 小女孩瑪琳參加夏令營結識與自己外貌相似、話題投機的夏琳,兩人一見如故 形影不離,共享交換女孩間的祕密。瑪琳遂講到薇娜的種種,一個天生智能不 足、令她恐懼甚至憎惡的鄰居。或許成年人會說這是歧視,但孟若對瑪琳的描 繪更為複雜深入。瑪琳是這麼說的: 「 怎麼回事?我怕污染?怕感染?薇娜其實整齊清潔又健康,也不太可能 欺負 我、痛毆我、扯我頭髮之類,但只有大人會笨到以為她孱弱無力,而 且那股力 量是特別衝著我來。我是她看中的人,我就是這麼覺得。我們之 間彷彿有種言 語無法形容,也揮之不去的默契。有種東西牢牢抓住我們不 放,或許表現出來 形式是愛,但對我來說,這感覺完全是恨。 」 這種反應來自恐懼、未知,面對未被理性與教養壓抑馴服的黑暗,污染邊界與 擾亂秩序的卑賤物,既神祕又駭人,是原始自然但也殘忍的反應。「薇娜」是 「我們」(瑪琳-夏琳)之間令人作嘔的異體,是原始社會的代罪羊,因此理應 被袪除、獻祭,除之而後快。但瑪琳也同時模糊意識到,比起跟自己相似的夏 琳,薇娜與自己其實有更深層的連結--「有種東西牢牢抓住我們不放」-- 是她不敢正視、主體存在核心的創傷汙痕。也因此,她更恐懼薇娜,更急著擺 脫這個如鬼魅般出沒、令她愛恨交織(ambivalent)、體內的陌生人。 故事中半段只簡單交代瑪琳與夏琳成年後並沒有保持聯絡,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