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05的文章

醉猴

by 元人 《醉猴》是邵氏近兩年的新片,當初好像是什麼影展的參展影片。我只是因為有功夫所以想看,沒想到真的拿~~~墨好看。  《醉猴》的原名是《醉馬騮》,「馬騮」就是大猴子,應該是指猩猩吧。《笑傲江湖》裡面有講到馬騮,勞德諾跟馬騮滿有緣份的,我是從《笑傲江湖》才學到這個單字。    本片的導演是劉家良,也就是「硬猴拳」文彪,他的片子大家都很熟,《少林三十六房》《少林搭棚大師》《長輩》。劉家良是洪拳正宗第五代傳人,本身是會功夫滴。  我的導讀書《邵氏光影系列 武俠、功夫片》裡頭是如此記載:  劉師傅是洪拳正宗第五代傳人,自小隨父親學武,其父劉湛是黃飛鴻弟子林世榮的嫡傳弟子,因此劉家良深得黃氏武學真傳...(中略)。  他的電影強調真功夫,實拳實腿,硬橋硬馬,將練功習武的艱苦過程拍得趣味盎然,一點也不存僥倖,應該是他少年習武的縮影。而最重要者,是透過練武達成修身養性,自我追求與自我完成的境界。  閒話休提。先說《醉猴》的背景,民國初年的保鏢生意。每個人都戴著旅人帽、穿大風衣,用快馬載運紅貨。片中沒有看到槍械,打架都還是用刀槍劍戟,有出現鴉片煙。  這種時代背景令我覺得非常之好玩,很適合拿來寫奇幻小說,中西文化交流撞擊的尷尬世代。你看菊地秀行的小說就知道,改造馬跟重型摩托車可以在大路上「軋車」,《醉猴》的時代背景也差不多是這樣。我最先想到的是老舍的短篇〈斷魂槍〉,神槍沙子龍所身處的也正是這樣一個時代,火車飛機都有了,一身絕藝管什麼用呢?鏢局轉型為貿易行,洋煙洋酒待客,美眉卻還是穿高叉旗袍,我喜歡這樣的時代。  硬猴拳的一掌四式真的犀利,一掌擊出以為招式用老,居然還可以連續三變。  強,真強!  我想像《大旗英雄傳》後續故事中鐵中棠決戰魔教教主,用的就是這一掌四式,帥呀。  事實上來講,古龍說鐵中棠使用的是「小天星掌力」。葉洪生註:「小天星」即掌心。「小天星掌力」在《十二金錢鏢》的記載,是一種蓄勁於掌,突然發勁的功夫。那麼說來,當時的情景便可以做為如此模擬:  鐵中棠右掌擊中魔教教主心口,勁道卻如泥牛入海,無跡可尋。  魔教教主微笑。  鐵中棠冷汗直冒。  魔教教主冷笑道:「你想不到我還有這招『縮胸盈寸』的功夫吧?」  只見鐵中棠眨了眨左眼,掌心突然吐勁!  魔教教主吐血、倒退三步,撫著心口道:  「小天星掌力,你好,你好--!」  一代奸雄就此辭世。  事實上來講,剛才的

月色

by Elena 你的手伸向紫羅蘭 花蕊漲了滿潮紫韻 你的唇開向淡水河 河流激了滿船紅印 金黃色漣漪播放著快樂 在你眼的盡頭迴旋夕照 斜濘雨痕是颶風黑色幽默 泥濘步履是耳邊褪色情話 張開眼 你在那端傳話 豎起耳 你在那端凝視 彩虹在在揮別的手勢散了去 陽光在轉身而起的風中灰心 幾片葉子造了一陣秋的森森 幾行文字埋了一臉冬的濛濛 月亮 微微代我向你把時間收拾 回憶高掛在百年後的月光 2005/09/21 by Elena Lin

戲說紅雪拔刀齋

by 元人 紅雪哥哥哼嗨唷 長得不怎麼哼嗨唷  拔刀出鞘哼嗨唷 光一閃那麼哼嗨唷  三月裡來春花兒開 紅雪邊城遇葉開  八月中秋月正圓 想起了爹爹發羊癲 誰是「紅雪拔刀齋」?  紅雪拔刀齋本名傅紅雪,暱稱「紅雪哥哥」。會叫他「紅雪拔刀齋」是因為《天涯.明月.刀》書中記載他自幼練功,從四五歲的時候開始,每天練四個時辰,拔刀一萬兩千次。傳說中紅雪哥哥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反覆練習千篇一律的拔刀動作,才能練就一手天下無雙的終極快刀,成為阿飛之後武林第一的刀劍快手。因為紅雪哥哥每天練習的動作並不屬於中國功夫,而是東瀛拔刀術,所以筆者也理所當然地就稱他做「紅雪拔刀齋」。  紅雪哥哥參與演出的小說作品計有兩部,先是1974年的《天涯.明月.刀》,後是1976年的《邊城浪子》。值得一提的是,《邊城浪子》雖然後寫,卻是前傳,因為書中講到紅雪葉開的初次邂逅,紅雪哥哥當時只是少年;《天涯.明月.刀》書中的劇情反而是交代他在《邊城浪子》之後的遭遇,其時他已經三十五六。 傅紅雪的人物形象  綜合《天涯.明月.刀》與《邊城浪子》二書中記載,傅紅雪全身只有黑白兩色,只是黑多白少,跟西門吹雪的白多黑少恰好相反。西門吹雪佩劍烏黑、紅雪哥哥皮膚蒼白。  紅雪哥哥先天患有殘疾,右足微跛,又有羊癲瘋的隱疾,當他極度悲傷或憤怒之時,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癱在地上嘔吐、抽搐。這個創意在武俠小說之中相當罕見,筆者幾經查訪,才從毛姆小說《人性枷鎖》得到解答,原來紅雪哥哥的人物設計深深受到此書男主角「菲力浦.凱芮」的影響。菲力浦.凱芮天生跛足、幼年失怙,身體的殘疾與身為孤兒的遺憾造就他孤僻難群的個性與敏感衝動的神經,跟傅紅雪的設定正好相合。 傅紅雪的悲劇宿命  傅紅雪和葉開,是古龍繼《多情劍客無情劍》書中「飛刀與快劍」經典組合之後,重新配套而成的「絕代雙驕」。有趣的是,人算總不如天算,前作想要捧紅阿飛,反倒肥了小李;後作聚焦葉開,紅雪倒異常燦爛。  前作之中,古龍揉合了王度廬小說當中「李慕白」與「病俠」二者形象加上自己的創見設計出「小李探花」,人物形象經典到不行。阿飛雖然表現不錯,奈何對手太強,只好乖乖坐冷板凳降至二軍。  後作之中,傅紅雪的形象不但取材自毛姆《人性枷鎖》,更添加了如同希臘悲劇的伊底帕斯王(King Oedipus)一般的悲劇宿命。傅紅雪在《天涯.明月.刀》中表現平平,一直要到《邊城浪子》才反客為主,替阿飛

復仇題旨燈芯論

by 元人 武俠小說常用的燈芯有兩種,第一種叫做「復仇」,第二種叫做「無敵」,也即是所謂的「天下第一」。沒有燈芯點燈不知從何點起,點不起來燈,故事也甭講了。  「復仇」之於武俠一如「謀殺」之於推理,武俠小說每天在復仇,推理小說每天在謀殺,同樣都是屠宰事業,只不過刀宰與電宰的差別而已。  復仇題旨的順勢寫法,以柳殘陽小說為例,多是一個俊美無比的少年,全家給人殺光,傷慟之餘又教仇家打落水狗掉落萬丈深淵,不料谷底反彈,逆勢回升,居然在絕情谷底學會如來神掌,識得火雲邪神,出谷之後便充分利用其先後天條件--不管是美貌、智慧、財富、武功,去把仇家一個個都滅門,順便把一堆正妹回家,而其中還一定不乏仇人的親生女兒。  順勢發展的復仇主題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接受,但是也很沒有創意,很不好突破。這就可比人家問你說:「你是那一族?」你回答道:「做愛點蠟燭。」第一次聽當然很新鮮,滿好笑,第二次以後就冷了。  針對順勢復仇因應而生的基礎變化,當然就是逆勢復仇,一順一逆,一正一奇。順勢復仇的人物設定,擔任主動復仇者的故事主人翁,如果不是忠良後裔最少也要身家清白,因仇的人物設定,擔任主動復仇者的故事主人翁,如果不是忠良後裔最少也要身家清白,因為順勢復仇最強調「理直氣壯」,最注重「師出有名」,如果作者違悖了這項原則,讀者將會對主角所身處的「正義」立場心生質疑。  逆勢復仇的重點,就是要利用主角的身世之謎來刺激讀者的猜忌之心,從而引申出對於順勢復仇的相對立論。要講到逆勢復仇的事例,可以參看倪匡短篇〈不了仇〉,作者用最簡單的一種變化把逆勢復仇講述得清楚澈底,的是佳構一篇。  在我所熟知的武俠名家中,把復仇主題像鐵膽一樣在掌中任意把玩的,居然還不是金庸--是古龍。如果說逆勢復仇是「奇」,古龍的玩法便是「奇中出奇」,他師法古希臘悲劇,利用無法抗拒的宿命之力(Fate)造就主角人物的「悲劇性反諷」(Tragic Irony),主動復仇者越是對復仇行動盡心盡力就越是顯得可笑和無稽。列舉名作示例:  《絕代雙驕》:復仇者由主動轉為被動。  《邊城浪子》:復仇是空,不復仇也是空。  《白玉老虎》:復仇讓「忠」「孝」夾殺在本壘板前。  古龍雖然長於「逆勢復仇」,但是他打從處女作《蒼穹神劍》以來經營的都只是同一公式「順勢復仇」,他也是歷經一番跌撞摸索才知道自己屬於海南劍派,並不是打石頭裡蹦出來就有一個劍豪古龍。  

古龍創作五時期

by 元人 ※閱讀本篇請參考古龍年表。   古龍創作的時間自1960年起至1984年訖,為期約二十四年。筆者依個人觀點,將之區分為五個時期。以下是筆者的分段及簡略意見:   第一時期(1960-1963)   這個時期是古龍從出道開始至漸入佳境的草創時期,所有的創作都不脫舊有窠臼,於模仿中尋求公式軌跡。要說能看一點的作品,我恐怕是沒有的,僅能提供學者專家做研究參考之用。   第二時期(1964-1966)   這個時期是古龍開始領悟到「我想要寫與眾不同的武俠小說」而開始築夢踏實的成長期,從《浣花洗劍錄》開始,我們就可以窺得古龍意欲脫俗的濃厚企圖心(以「中日比武」的方式取代「子報父仇」之老套來詮釋超越自己的主題)。然而很可惜的是,《浣花洗劍錄》並沒有寫活方寶玉,反倒是成就了紫衣侯;「殺手三招」的設計也遠勝過「五行魔宮」,整個兒來講滿失敗的。   1964至1965年間接著兩部作品《情人箭》和《大旗英雄傳》以後者為佳,《情人箭》劇情太公式,只有噱頭吸引人;《大旗英雄傳》氣勢雄渾,主角設計富張力,本不失為一篇佳構,可惜結局不了了之,登堂而未入室。   1965年的《武林外史》是古龍第一部亮得出字號的長篇作品,刻意背反金庸,另造古龍式江湖的意圖不昭自明。1966年《名劍風流》是古龍首次嘗試在武俠小說之中置入驚悚元素,氣氛營造相當成央A故事緊張刺激;美中不足的是他又中途輟筆,最後最關鍵的大結局交由作家喬奇代筆。 第三時期(1967-1973)   這個時期的古龍創作大有斬獲,傑作不斷、推陳出新,可是有一點很重要的:他還沒走出自己的風格,幾部膾炙人口的作品都可以看得出前輩高人的影子,反倒是《歡樂英雄》這一部輕鬆詼諧的「諷武習作」,比較趨近於一般讀者所認定的「正宗古龍」。   1967年《絕代雙驕》,古龍小說裡頭人見人愛的唯一一部,可是你知道為什麼?因為她壓根兒就像金庸生的!不信的話大可以捫心自問,為什麼不看古龍的讀者也都能接受《絕代雙驕》?或者你們自己都不明白:就因為那股子金庸味兒。相關論述請見拙作〈金庸附體.天下無敵〉。   1968-1970年,古龍寫下了瘋迷程度不亞於《絕代雙驕》,連續劇聲勢至尊獨霸的《楚留香傳奇》系列作三部曲。武俠評論名家講古龍對於楚留香的人物設定,是承襲自好萊塢007系列電影和司馬翎小說《聖劍飛霜》,不足為奇;筆者在這裡更補充一點,其實楚留香還有個遠方

通俗

by 元人 「通俗是種功力,絕對自覺的通俗更是一種絕對的功力。」這句話是吳念真吳導在他策劃「克莉絲蒂全集」裡頭,用來形容山田洋次跟克莉絲蒂的話。看完《黃昏清兵衛》的時候我對山田洋次還沒有什麼感覺,直到《隱劍鬼爪》的上映,我才想起來有這一段。  山田洋次真的是--強!  我不知道藤澤周平的原著小說寫得怎麼樣,不過山田洋次改編的電影都是通俗好看的。所謂「通俗」通常意謂著「有跡可尋」,明眼人看得出「哎呀!這個怎麼跟那個好像,那個怎麼跟這個都一樣?」可是在粉絲眼裡看來,所謂的「好像」正是讓人一看再看,不忍釋懷的地方,也就是「通俗」二字功力所在。  金庸武俠、瓊瑤言情、克莉絲蒂推理小說每部都很像,「勝新太郎座頭巿」十八部電影看起來跟一部沒兩樣,可是它可以讓人家一直看、一直看,從「一樣」裡頭看出那微乎其微的「不一樣」,通俗文化不就是這樣子嗎?  對比《黃昏清兵衛》和《隱劍鬼爪》,前作毋寧是比較內斂的,清兵衛的個性始終都是溫吞水,不慍不火,就算面對強敵也能勝券在握。而《隱劍鬼爪》比較鋒芒外露,江湖味很重,男主角就算不是一個很好的情人,可他卻是一個很棒的武士,堅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則,佛阻殺佛,神阻殺神。  《隱劍鬼爪》這個片名取得有一點聳動,因為「鬼爪」的作用事實上只是畫龍點睛,非到故事蓄積張一定張力是不能釋放的。而山田洋次真正的功夫是在「畫龍」,龍畫不真點睛也不會破空而去,觀看本片時千萬別把焦點搞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