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導讀

by 高徒

 十八世紀在法國有個莊園領主,既當過市長,同時也是個名作家,儘管本人具有衝突的身分與腳色,卻留下非常有趣,也調性一致的作品--- 隨筆集,更重要的是,這種寫法後來竟成為一個文類,既非有主題的散文,更不是小說和戲劇,勉強要形容,真有點像作者本人的劇本,看似非常輕鬆自在,其實深刻無比。熟於閱讀高徒說的讀者,難免對於我引經據典,繁雜龐大的寫作風格,感到負擔沉重,然而這篇讀書心得,受到蒙田的影響,不但會讓你讀來輕鬆,也順便領略到,隨筆真的是隨著筆尖去思考,不必考慮許多文學性或是結構性的包袱,以下,就讓我帶你從生活的角度,讀讀這本書。

隨筆集雖然是本有單篇題目的散文集,但是你放心,絕對不會受到題目的束縛,比如說,在論到作事這方面,蒙田主張要做好,卻不要做得太好,結果該篇文章不但不教我怎麼把事情做好,反而像是勸我,即使什麼都不做,也不會太糟糕。蒙田不當市長後,卻為了穩定當時的局勢,到巴黎去連絡重要人士,正好兩派人馬衝突,還發生了政治暗殺,國王地位也因為這次錯誤的暗殺而岌岌可危。照講,應該要努力力挽狂瀾才是,但是明智的蒙田又再度的證明,把這些事情看淡,或許才有幫助。雖然冷靜的蒙田還莫名其妙的被關入巴士底獄,他似乎很清楚,只要局勢繼續發展,不管誰當國王,兩派(宗教教派)同時被當局承認,才是歷史正途,果然新國王亨利四世上任後,頒布了南特詔令,後來法國成為第一個正式承認兩種不同基督教的國家,和平的局勢證明了這麼做才是歷史的趨勢。拉拉雜雜談了這麼多歷史,似乎高徒式寫作又回來了,本文還是回歸隨筆性質,正如蒙田的寫作風格,總是對人生採取輕描淡寫的策略,不會熱衷於一個看似重要的主題,如:宗教戰爭,而忽略個人生命的大議題,這樣的策略反而把人生或世界是什麼,給寫清楚了。

隨筆集中,處處展現這種個人智慧,卻無關乎宏大論述。令我不禁深思,我們是不是常常被外強中乾的形式美學給迷惑了,我們常常希望國家看起來即使不龐大,也要小而強,然而那些看似強大的國家,常常負債累累,更常常為了別國的爭端捲入戰爭中。不談美國之類的超級強權,以核子能霸權為例,台灣目前似乎就處於某種騎虎的態勢裡。日本發展核能,當然有是希望擁有核子技術,藉著這個可能轉成核武的關鍵技術,與大國平起平坐。沒想到這樣的願望,因為美國要求日本平衡美日逆差而破滅,日本政府硬著頭皮買了美規的奇異反應爐,而不用日立發展的反應爐,大前研一的人生,也因這這個轉折,辭去日立的工作,進入麥肯錫當企管顧問,核子霸權的爭鬥,意外造就一位企管大師。反觀台灣既非核子俱樂部國家,相對於日本來說,也缺乏核能技術,更缺乏足夠大的核電產業規模,應該採取整廠進口,卻追隨類似北韓的核霸權邏輯,把外國廠商拒於門外,發展出核四這樣怪誕的自製核電廠,是不是也有某種能源大國的迷思。在核子議題上,不做什麼的智慧,恐怕比該做什麼要來得重要。

回到隨筆集中處處的機鋒,處理核能這類單選題反倒把人生的境界簡化了,蒙田知道國家、教派之類的虛設概念,其實重要性低於個人的生活甚多,如何了解自己、了解人生,常常可以超越這些假議題的綑綁。他對死亡的議題,提出瀕死經驗其實是種模糊又幸福的感覺,人暫時體會不到肉體的傷痛,反而進入某種平靜的心態。我個人缺乏這樣的主觀經驗,不好替他解讀,只能說,他這樣的觀點,暗合了英格蘭人的經驗主義,把經驗拿來印證未知的事物,其實比較安全。因著這樣的詮釋,蒙田大概不會像某些狂熱教徒,為了自己能上天堂,把異教的其他人屠殺,因為他自己並不具備上天堂的經驗。只是以類似死亡的經驗,推論出好好過好自己的生活,好好的尊重別人的生活,比較實在。

隨筆集中,大量的描寫蒙田這個人,當然與作者本人開創文類的大膽嘗試有關,然而更重要的是,文如其人的概念,沒有人像蒙田執行得這麼徹底,以他對於美洲文化的狂熱當例子,反映在他蒐集的"床、繩索、木劍與打鬥時用來保護手脘的木鐲,還有幾根一端摳口的大木棍,敲打木棍產生的聲響可以做為跳舞的節拍"。更深一層,他描寫新世界(美洲)宗教焚燒活人,這類的殘忍行為,他如此寫道:"平心而論,真正令人難過的是"我們對自己的野蠻和恐怖視而不見"。至此,描寫蒙田這個人,與忠於自我,敢於反省連結,如何讓自己的生活,不是無意識的人云亦云,此段文章可說是深刻而沉重。

總結全書,我認為蒙田除了建立新文類,珍重個人生活價值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常常對於活著這件事太過的理所當然,既不心懷感謝,也不打算弄清楚真正的幸福是什麼,往往走向虛榮、野心甚至愚蠢的道路上,蒙田本人對於政治權力、對於人世紛爭,都有著保持距離的透徹觀點,值得我們在處理生活時,好的思考。


高徒
3.202013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如何在電腦上寫 Python 程式來使用 ChatGPT

如何利用 AI 工具語音辨識自動製作 Youtube 影片的字幕

天真而殘忍的邪惡:讀艾莉絲‧孟若的〈童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