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目前已在使用的新冠疫苗中和抗體與保護力的相關性

由於世界各地的人類健康仍受到新冠病毒的威脅,各國的研究人員也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內,陸續研發不同的新冠疫苗。也有幾種已經廣泛施打於人體,並且達到減少感染和相關的重病,和降低傳播率的功用。

最近有一篇論文,回顧分析了幾種目前已經廣泛使用的新冠疫苗,在人體中產生的中和抗體濃度,以及疫苗的保護力等等的關係。也許可以做為未來開發新疫苗時的參考。

Khoury, D. S., Cromer, D., Reynaldi, A., Schlub, T. E., Wheatley, A. K., Juno, J. A., ... & Davenport, M. P. (2021).

Neutralizing antibody levels are highly predictive of immune protection from 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 Nature Medicine, 1-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1-01377-8

為了方便閱讀,在此附上論文中的疫苗名稱做對照表:











這篇 Nature Medicine 的論文,分析了目前世界上已大規模接種的疫苗,其接種者血中的中和抗體濃度和疫苗防護力的關係。為未來新疫苗發展時,可以預測疫苗有效性的血液指標,點亮一點燭光。

然而,這篇論文用的,都是已經「成功」有效的疫苗,再回溯去看過去研究,比較接種者血液裡中和抗體的量和疫苗保護力的關係,包括預防所有感染,和預防嚴重感染的保護力所需的抗體濃度的比較。

然而,這樣的回溯研究,是否代表,未來可以用中和抗體,來當做疫苗有效性的預測指標?光看這一篇的話,在方法學上,是不夠的。未來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佐證。比如去看看目前研發中的幾十種疫苗的數據,未來和疫苗有效性的關係。

在此舉個例子,如果有種已經成功的治療肺癌藥物,在治療成功的病人血液中,都可以抽血驗到某種抗體。那是否代表,其它還沒成功的藥物,只要在受試者身上抽到一樣的抗體,就會有效呢?答案應該是未必。

這篇論文也提到,疫苗要達到 50% 預防感染,所需的中和抗體濃度,需要達到自然感染康復後,中和抗體濃度的 20.2%。而要預防 50% 嚴重感染,血中的中和抗體濃度,只需要自然感染康復者血中抗體濃度的 3%。

"We estimated the neutralization level for 50% protection against detectable SARS-CoV-2 infection to be 20.2% of the mean convalescent level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14.4–28.4%). The estimated neutralization level required for 50% protection from severe inf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3% of the mean convalescent level; 95% CI = 0.7–13%, P = 0.0004). "

如果這麼低的抗體量,就能預防重症,是否代表疫苗防護重症的效果其實有一部份是透過 T cell, B cell 等等細胞免疫的機制,或其它複雜的免疫反應,抗體也許只是一種外顯的容易測量的指標。

所以,以目前的研究資料看起來,是否中和抗體可以預測疫苗有效性,應該還是一個尚待積極研究的題目。期待科學界盡早找到信賴的預測新冠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種種指標,以有利未來有效疫苗的研發和使用。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生成式 AI 時代下的讀書和讀書會

天真而殘忍的邪惡:讀艾莉絲‧孟若的〈童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