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我談的那場戀愛”

by 高徒

我一直很喜歡艾倫狄波頓在小說中,闡述自己的哲學,在〝我談的那場戀愛〞,不可免的,他要加入許多自己的看法,實在非常的伍迪艾倫。他說馬克斯不願意加入任何一個接納他的俱樂部。這正是俱樂部的吸引力所在,大家都想加入,卻只有少數人能加入,因此,不能加入會產生一種永恆的吸引力。同樣的,換作是戀愛時,狄波頓一樣的會懷疑接納他的那位戀人,是他自己想要的戀人嗎?

其實戀愛中一些小小的差異,吃哪種果醬、有哪種人文關懷,無非就是彼此辨認、認同的憑藉,如果沒有這些,又怎樣讓愛情有許許多多的起伏和親密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也就是在差異中,體認到共同點的可貴。我和另一半,一樣學文學,一樣的偏愛英國文化,也對於優雅,有各自的定義,同時欣賞對方的優雅的形式。這些組成了我們認同和親密的元素。

更常出現的是不相融合的差異,所以牙膏擠前面和尾巴的故事,也就非常的讓人印象深刻,我記得,我最常聽到的一種說法,無非是另買一條牙膏。其實,愛情並不在於消除差異,而是在差異中,找妥協之道。我常常想,上帝造人,就是要使兩人不同,才能彼此幫助,互相提醒,我的另一半常常提醒我時間的寶貴,我們不能使時間停留,卻能使努力做事的六十秒,換回紮實的一分鐘。這是另一半跟我的差異,卻使我受益良多。

我在狄波頓的這本書中,還看到另外一面,就是他對於性,歸類到靈和思考的對立面,這顯示出,人性中,直覺的部份,往往是思考所不能完全控制的。直覺、熱情,一直都是人類的動力,思考和計畫,卻是文明比較後期的產物,我覺得要調和熱情與計畫,就是要看一個人是否能以火熱的心去驅動冷靜的腦,這才是比較可行的。性的不可計畫性,也正襯出愛情常常在不可計畫裡,有著高貴的體貼和同理,這是超越理性、無關理性,卻也是最珍貴的。

因此,當人們在愛情中,猜測著對方的一舉一動,看似非理性,卻是愛情非常有效率的步驟,一段感情,起於曖昧的猜測,到互相了解,最後相知相許,在情人節,祝所有的眷屬,都是有情人。


高徒 2008.2.14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如何在電腦上寫 Python 程式來使用 ChatGPT

如何利用 AI 工具語音辨識自動製作 Youtube 影片的字幕

天真而殘忍的邪惡:讀艾莉絲‧孟若的〈童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