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遇到創意人---從麥迪遜之橋談攝影與社會責任


性格的攝影師,來到小鎮找尋有頂篷的橋,幫雜誌取鏡。平靜的家庭主婦,看到攝影師的 風采,深受打動,譜出一段四天的戀情。電影到這裡,已經為某種浪漫的情懷,紮下種子,觀眾也就願意買單,為一生一次真愛,投以期待。

花蓮 仿麥迪遜之橋


這樣的劇情,說我不感動,的確是騙人,但是我卻為攝影師的情人抱屈,這樣的旅行式職業,他太太不但不會有生生世世的感動,還要在家處理一切的突發狀況,真的是令人不平。所以,我有點羨慕那位家庭主婦,因為四天之後,她完全不需要去擔心,老公半年才能回家一次。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與我對於攝影這個行業的感想有關,後來也證實這樣的想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所本。記得有一次去聽演講,是位廣告人,分享旅遊的經驗,本來廣告人都是出名的業餘者,不要說旅遊或攝影,就算會開戰鬥機,我也不驚訝,畢竟,創意人裡面多瘋子,文案又比美工瘋得厲害 (先聲明,我這裡的瘋是指對某項事物著迷,不是病理學上的症狀),這位演講者既然講到了希臘,就提到希臘的狗會看夕陽,還提出了一隻狗對著太陽站了數小時的照片。這在一般聽眾來說,恐怕也就聽聽就好,你我既不是哲學家,又怎麼能證明狗不會看夕陽?沒想到這樣的照片,可就惹擾了一位專業攝影師,發問者一開始就說明,本身是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也算到過幾個國家,拍過幾張照片,不是什麼泛泛之輩。接著,他說明,即使拍了這麼多貧民窟和人文題材,從來都是讓鏡頭自己說話,可沒有標榜什麼了解下階層,可以代那些被攝影者發聲,他想請教,這位廣告人為什麼有能力幫那隻狗定義它的行為?這張照片為什麼能證明狗在看夕陽?會不會根本就是狗在海邊打哈欠?那他拍的蘭嶼山羊,是不是表示山羊會在海邊觀浪呢?演講者實問虛答,說明自己雖然旅行都是跟團,不逛貧民窟,但是平常的確會參加關懷團體,與官方共同關心下階層問題。至於攝影作品,乃是隨手拍攝,並不一定有深層意義,所以也不確定被拍攝者到底有什麼感受,需要表達什麼主張。感性碰上理性,專業對上業餘,精彩的程度,就連常讀意識流小說的我,也感嘆現實比小說精彩得多,我只好趕快發問了一個文學問題,作球給演講者,擺脫這個無解題,畢竟同為解創意人,我懂她在講什麼。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把這個事件提出來,就是看出了某些攝影師的執著面,背個相機、按按快門,說實在,對於改變現狀,影響有限,這樣的矛盾,常常使得攝影師得含著眼淚對焦,壓抑哽咽按鈕,然後,搭上頭等艙離境。畢竟當我只是個過客,我又要去改變什麼呢?也因此,當他看到業餘旅行家,輕輕鬆鬆的漫遊,船過水無痕,還能開玩笑說,這隻狗不但不是流浪狗,根本是隻會看夕陽的哲學狗,專業攝影師又豈能不大抓狂呢?完全不管當地人文背影,看圖說故事,是這類攝影師的大忌,可是要有深度,要能參與,這些活動又與專業攝影完全無關。如果我帶著上百公斤的攝影器材,往來於主要城市的五星級飯店,怎麼有可能去街友聚集處領免費的飯呢?誰來幫我顧那支十六萬台幣的義大利腳架?我加入街友們之後,會不會因為情感因素,無法客觀的採樣呢?會不會拍得很濫情?因為種種的因素,攝影師避免過度涉入,卻又無法完全超脫,形成一種情感上的矛盾。
回到麥迪遜之橋這部電影,到處浪遊的攝影師,在多年之後過世了,卻對女主角念念不忘,攝影師的後人,把信件交到女主角手上,希望能把兩人合葬,我覺得,不管女主角心裡怎麼想,她在一個過客的心中,有這樣分量,真的是一件幸運的事,不管你是創意人也好,或許你是攝影師也罷,在你心中有沒有一個你很在意,卻無法實現的點,我想,那就是電影能打動所有觀眾的原因吧!

高徒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如何在電腦上寫 Python 程式來使用 ChatGPT

如何利用 AI 工具語音辨識自動製作 Youtube 影片的字幕

天真而殘忍的邪惡:讀艾莉絲‧孟若的〈童戲〉